车企动辄说新车为Z世代量身打造 但Z世代能撑起来中国车市吗?

汽车瞭望哨
汽车瞭望哨
汽车瞭望哨
4632
文章
0
评论
2023年6月27日10:58:01 评论 1609字阅读5分21秒

随着汽车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、共享化发展,现在车企在造型上也在追求年轻化设计,很多车企还喊出了要打造“Z世代”潮驾”,一切向Z世代用户看齐。那么,“Z世代”真能撑起来中国的车市吗?

近日,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就对购车主力人群进行了分析。崔东树表示,Z世代的年轻人撑不起来中国车市,购车能力不强,人口又少能力又差,“一定要指望我们中老年人,指望女性消费群体,换购升级和家庭增购”。

“Z世代”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?按照网络释义,Z世代是一个网络流行语,是指新时代的年轻人群。其最先在美国及欧洲提出,大意是指在1990年代中叶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。他们又被称为"网生代""互联网世代""二次元世代"等,统指那些受互联网、即时通讯、短讯、MP3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深的一群人。美国市场营销专家曾指出,美国本土的Z世代人数已超过千禧一代,在美国总人口中占比最大。

因此,作为大宗消费品,国内的车企最先引进了这个流行网络词汇,也算是赶时髦的一种行为,但动辄就说新车是为Z世代年轻人量身打造、定制开发的,瞄准了Z世代的年轻消费群体,好像Z世代用户真的成了购车主力,其他年龄段的消费群体就不在它们的法眼之内,给人的感觉颇有点瞧不起的意味。

在国内,按照今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,2022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41175万。各年龄段按照我国2022年人口普查数据分布如下:

1-5岁:7788万;6-10岁:9024万;11-15岁:8525万;16-20岁:7268万;21-25岁:7494万;26-30岁:9184万;31-35岁:12414万;36-40岁:9901万;41-45岁:9295万;46-50岁:11422万;51-55岁:12116万;56-60岁:10140万;61-65岁:7338万;66-70岁:7400万;71-75岁:4959万;76-80岁:3123万;81-85岁:2038万;86-90岁:1082万;91-95岁:365万;96-100岁:81万;100岁以上:11万。

按照Z世代的范围来看:1996年出生的人,现在是27岁;2009年出生的人,现在是14岁。也就是指14岁-27岁的一群人。目前公开的数据,没有正好对应的范围,考虑到14岁左右的人还未成年,完全需要父母养育供给,原则意义上不具备自给自足的消费能力。我们把年龄段适当上浮2-3岁,调整为16岁-30岁的那群人,这样满打满算也只有23946万人,在总人口中占比16.96%,相对来说,真的还算不上是一个消费主力。

如果按照国内真实的情况,16-20岁的7268万也不具备购买大宗消费品的能力,个别人纵然有,也基本上是由父母赋予,如果减掉这部分人,剩下的就是16678万人,在总人口中占比只有11.81%。如果真要按车企的时髦说法,那就相当于抛弃或者无视了绝大部分消费群体。

更重要的是,国内当前的情况,这11.81%的Z世代用户,相信会有不少还在忙于生计,高房价之下,纵然能成家立业,身上也没有充足的现金储备。如果没有家中老人的钱包支撑,又有多少人能风风光光大宗消费?

崔东树指出,我国的中老年人口大约有3.3亿,这23%的人口,占据了34%的财富;而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压力较大,对车市(消费)的贡献较小。“Z世代的年轻人撑不起来中国车市”。

客观地说,车企千方百计地讨年轻人喜欢没错,新车造型相向年轻化、运动化、时尚化发展也没错,毕竟颜值也确实是一种竞争力,好看的东西总是能博得更多的回头率,这一点儿可参照大街上徘徊徜徉或擦肩而过的美女。

至于以后还要不要高喊为Z世代年轻人量身打造,这种虚头巴脑的营销东西,则大可不必。你不喊,大家也都在奔年轻化而去,你喊了,也并不代表你就做到了“Z世代”“年轻化”第一。你执意要喊,只能让不敢老去,还在为上下生计而不懈努力,不上不下的吾辈等心生恨意,好像吾辈真的已经老去。

weinxin
汽车瞭望哨
观察、探究、警戒、守护,做汽车行业的瞭望哨和守夜人。微信扫一扫,即可关注汽车瞭望哨深度观察和最新资讯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6月27日10:58:01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autolw.com/archives/78361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